妈妈的唠叨范文
发布时间:
妈妈的唠叨篇1
在家里,我是长女,父母不在家时,我就是家里的长者,必须做好家里的每一件事,包括我自己的学习。有时父母回到家时,年幼的妹妹们会在他们身上撒娇,而妈妈总会问:“你们中饭吃饱了吗?作业做完了没有?有不会做的吗?你们今天冷吗?……”这些话,在妹妹们听来都是唠叨。在我也是妹妹那般大时,我也会觉得很烦,每天都要问个不停。可是,现在为什么妈妈只对妹妹们唠叨,却不再对我呢?我的鼻子一阵发酸。我真想再听到母亲也这样地对我“唠叨”,可是没有。有时我会默默地在一边看着那温馨的画面,回忆幼时的自己也像妹妹那样对母亲的唠叨感到心烦……
一次,我悄悄地问母亲:“为什么不再唠叨我了呢?”母亲回答说:“你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我们再对你唠叨了。”听到母亲的回答,我一下子就像掉进了冰窟中,又黑又冷,再也出不来了。母亲有些惊讶地问我:“你怎么会问这个啊?以前一说你,你就觉得烦,现在不唠叫你了,你怎么又想让我唠叨你呢?”我傻笑着说:“没什么!只是问问。”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静静地躺在小床上想:“父母不再唠叨我了,以后再也不用听他们那些烦人的话了,我是不是应该感到高兴呢?可为什么我现在却那么失落呢?”后来我慢慢地找到答案,可能是自己已经习惯了他们那烦人的唠叨,习惯了他们一边唠叨自己一边指责自己的不是,其实那是他们在乎我、关心我,担心我会做错事,会受到伤害。可是现在,他们也不再那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了,我该如何是好呢?想到自己以后的生活,没有了这些唠叨、提醒,我该怎么办呢?
妈妈说我现在长大了,自由了,可是,没有了她的那些唠叨,我却又感到了一丝失落,多了一份忧伤与渴望。
妈妈,我在乎你的唠叨,希望今后你能再多给我一些唠叨。
评委声音之老师
“唠叨”是如此普通,却又是人间最温馨的语言之一。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是独立意识的增长,他们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干预,又因为从小对父母的依赖而不愿放弃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所以又表现出极其在乎父母对自己的感一情,这正是青春期少年矛盾心理的特点。这篇文章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用真实生动的语言,表达7对母亲的爱,让人感同身受。
(戴海香)
评委声音之同学
在岁月的横梁上,青春闪耀着靓丽的光辉,在写满烦恼的青春旅途中,作者在意的是妈妈的唠叨。与作者一样,想脱开父母的管束,但到了这时、又是满心的不舍,原因只有一个一长大了。
(官泽民)
以前烦妈妈的唠叨,现在妈妈唠叨小妹妹们了,不再唠叨“我”了,“我”不禁感到失落、黯然。真的是自己长大了吗?还是妈妈不在乎“我”了?在有多个小孩的家庭里,兄妹或姐弟等长幼之间隐隐地存在着争宠的心理,本文或许正是这一西绪的真实流露。因为真实,所以打动7我。
妈妈的唠叨篇2
妈妈的唠叨声,经常会出现在我出门的时候、回家的时候或生病的时候。而且每次唠叨的话语都一样,几乎每次都不忘,真是厉害啊!
每次在我出门的时候,妈妈都会唠叨上一句:骑车骑慢一点,小心汽车,早点回来。
每次在我回家的时候,妈妈也会唠叨上一句:儿子今天冷不冷,记住不要随便脱衣服。今天老师上的是什么课,听懂没有。
每次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唠叨得更是没完啊:看吧,叫你加衣服就是不听,感冒了吧。或者是:儿子吃药了没?病好点没有?……
妈妈的唠叨几乎每天都有几句,你不让她说,好像就过意不去。没办法,我和老爸只有右耳朵进,左耳朵出了。现在妈妈的决大部分的唠叨我差不多都可以背出来了,她还没有说我就知道要说什么了,就好像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但不知为什么,当我生病时,在医院里输液时,听不到妈妈的唠叨又忽然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有时听不到唠叨也会感冒,看来妈妈的唠叨的魔力真大啊。
看来我是离不了妈妈的唠叨了,我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慢慢的长大了。
妈妈的唠叨篇3
我妈的唠叨嘴可是名不虚传的。每天清早,当我还在睡梦中,就听见一阵吼声:“你快点起床,己经快七点了,还不起来就要迟到了。”我只好赶紧穿好衣服,刚穿好,妈妈又唠叨起来了:“快去洗脸,要洗干净。”洗完脸,我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妈妈又喊:“还不快点吃早餐,要吃完,不能剩。‘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你可记得么。”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早餐,我想妈妈该不会唠叨了吧,谁知,她又催促着我:“快点带着车费走,记得把门关上。”唉,我的一大早上就这样在妈妈的唠叨中度过了。
中午,我回家吃饭,我感到口渴,想喝点茶,刚拿起杯子,妈妈又来唠叨了:“饭中不能喝茶,这样对胃不好。吃完饭后过几分钟再喝。”然后又要说一大堆我认为多余的话。
最近是甲流高峰期,这下,妈妈的唠叨嘴可派上大用场了。每天放学后、吃饭前,她总是命令我:“快去用热水把手洗干净,记得放点洗洁精。”我只好乖乖行事。
虽然我有点讨厌妈妈的唠叨嘴,但在我的生活中也离不开她的唠叨。一天,妈妈不在家,睡觉前,我把刷牙洗衣脸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第二天,我才想起来,我也没把这事告诉妈妈,要不然,她会更唠叨的,呵呵,看来妈妈的唠叨也是必不可少的。
妈妈的唠叨篇4
清早,闹钟“丁零零”的在我耳边响起,我睡眼朦胧的睁开眼一看才6点钟,正想翻身再睡一下的时候,妈妈叫起来了:“快点起床,别睡了,再睡上学就要迟到了,快穿好衣服”。我极不情愿地爬起来穿了衣服,刚穿好,妈妈的声音又来了:“先刷牙洗脸,然后快点吃早餐了,多吃点,不然上午会饿,人一饿记忆力会下降的,会影响学习的。”我不愿吃的煮鸡蛋硬让我吃了两个。在我终于可以背起书包准备出门时,妈妈又唠叨起来了:“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
放学回来了,我书包一丢,正想跑出家门找朋友玩弹珠,妈妈又叫了起来:“先写作业,认真一点写,早一点把作业写完,别到很晚还没写完”,好不容易写完作业,刚打开电视准备“大饱眼福”的时候,妈妈的唠叨又来了:“洗澡睡觉了,早睡早起精神好”。你看,妈妈的唠叨从早到晚都没停过,你说烦不烦。
可是有一次,我彻底改变了对妈妈唠叨的看法,有一个早上,妈妈要我检查好书包,看东西带齐了没有,我看都没看就说带齐了,到了学校,第二节语文课时,我发现我的语文书忘在家里了,整堂课我的心都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发现批评我,那节语文课也没学好,直后悔没听妈妈的话检查好书包。
我现在才明白妈妈的唠叨是为了我好,所以我已经喜欢妈妈的唠叨了,因为那一句句的唠叨也是一句句的爱。
妈妈的唠叨篇5
大家一天到这个题目,肯竟有着或多或少的同感吧!因为自己的亲人也很爱唠叨。
我也不例外,我的妈妈也很爱唠叨。但是我却爱妈妈的唠叨声。你也许会问为什么?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其实我原来也很讨厌妈妈的唠叨声的,但一件事的到来使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树上的知了在歌唱……
而我却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准备上学。突然,妈妈叫住了我,问我:“女儿,带齐东西了吗?”我说:“带齐了。”
妈妈又问:“真的吗?你再仔细地检查一遍。”
我不耐烦的说:“不用再检查了,我带齐东西了。”
于是我粗暴地关上了门,上学去了。
到了学校后,准备刷卡时,突然发现卡忘带了,原来妈妈问我有没有带齐东西,是因为看见了我的校卡,而我……
哎!一上午胆胆战战的。
放学回家后。我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妈妈叫我以后小心一点。
妈妈的唠叨篇6
“妈妈”是一个圣洁、高尚的名词。我的妈妈是个普通的妇女,然而,她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我的妈妈今年三十多岁,中等个头,留着长长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是一双和善的眼睛。最厉害的就是她的嘴巴了,总是唠叨个没完。早上起床时,妈妈便来到我的房间,拍着我的头说:“小懒虫,别睡了,太阳已经晒到屁股了,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你不怕迟到吗?快起来穿衣服!”我赖在床上,可妈妈不由分说地边唠叨边把我给拖了起来。我多么想睡一会儿啊!但只能睡意朦胧地随口答应道:“知道啦!就不能让人睡一会儿吗?”去学校时,妈妈又会叮嘱几句:“去学校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记得做好笔记,不懂的……”我不耐烦地接上妈妈的话:“不懂的要问老师!这话你天天说,我早就背得滚瓜烂熟啦!”当我写字时,耳边又是一句:“写字姿势要正确,坐端正,预防近视!”晚上,我看书不愿意睡觉时,妈妈就唠叨说:“别看了,明天还要上学。快点睡觉!”还有什么写作业不能马虎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啦,要诚实友爱啦……一天唠叨得没完没了。一想起妈妈的唠叨,我就觉得心烦。但也因为妈妈的唠叨,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了不少道理。记得有一次,快要期中考试了,妈妈又在唠叨,督促我好好学习。到了期中考试的那一天,妈妈又唠叨一次:“有没有带好足够的笔?草稿纸呢?记得考试时不用紧张,时间很充足,要仔细去做,把字写清楚一点,最重要的是写完了要检查……”我听这唠叨已经听了十几遍了,便不耐烦得应了一声。发数学考卷了,我大概看了一下,觉得十分简单,提笔唰唰几下就写完了。正当我想趴在桌子上躺一下时,妈妈的唠叨便在我的耳边回荡着。我就坐好,抖擞起精神,认真地检查,直到打了交卷铃才交卷。成绩宣布下来,我得了满分。当时我十分开心,更感谢妈妈的唠叨。晚上,我把妈妈叫到了房间,给她看了我的数学试卷。当妈妈知道我优异的成绩后,笑了,像菊花一样灿烂。她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笑眯眯地对我说:“恩,不错!值得表扬!可是呢……这卷面涂涂改改,不整洁,要是我改你的试卷,就得扣上几分。现在高考的试卷都会加卷面分呢!字一定要写好。不过,还是非常棒!下次要继续努力!”我的心甜滋滋的,总算没有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了!这时,妈妈看了看桌子上的闹钟——已经9:15分了。于是,又开始了她的唠叨:“好了好了,快把试卷收起来,赶紧睡觉去吧!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学呢!”我望着母亲……台灯把母亲的背影拖得好长好长……由于母亲长年对我的操劳,她的头上已不知不觉地爬上了几根银丝,脸上也开始有些细细的皱纹了……
我,现在已经是初中生了,成了住校生,妈妈的唠叨,很少听得到了。妈妈的唠叨,字字是感情的结晶,句句是母爱的体现,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妈妈对我的关爱和期望。我非常感谢妈妈的唠叨,正是这唠叨,千百次督促我,使我健康成长。
河南新乡原阳县思谦六年级:我发李我我我
妈妈的唠叨篇7
我的妈妈,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我耳朵都听起茧子了。
“幺儿,开门。怎么,又是一脸的不高兴,嘴巴翘得老高,是不是我回来你不高兴啦……”你看,我刚坐在琴凳上,妈妈的唠叨又开始了:“妈妈去买了本《知音》准备中午在门市上看看,来赶走睡意,你倒好,拿到家里来了。这《知音》又不是你们小孩看的,你一天看什么看……”我为了与这唠叨做抵抗,把琴弹得特响,终于将妈妈的唠叨声覆盖住了。这不,我刚打开电脑,妈妈又开始了:“你是不是又要上网了?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上网对人没好处,你偏不信,黑三哥就是个例子……”我没等妈妈说完,顶了一句:“我没上网,我在发表作文。”说完就乒乒乓乓的干了起来。我刚写完作文,妈妈来看,看了过后,又唠叨开了:"不是我唠叨,你看看,把计算器放到这儿,你又不是不知道计算器沾水要烂的……"
到现在,我才知道,妈妈的唠叨其实是为我好,我就对妈妈的唠叨有了一些好感……
妈妈的唠叨篇8
只要我在家里,就会有一首歌曲在我耳边响起来,那就是妈妈的“唠叨曲”。
早上,我一起床,妈妈的“唠叨曲”就开始在我耳边响起来。“儿子,快去洗脸刷牙。别迟到了!”我急急忙忙地冲进了卫生间洗簌。
妈妈送我到了学校,我刚要进校,妈妈的又开始奏响了很多遍的“唠叨曲”:“在学校要好好学习,认真写作业,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同学打架。”“考试要仔细点。”……我已经不耐烦了:“好了,我听清楚了。”还没走几步,我又听见了重播的“唠叨曲”:“儿子,妈妈说的话要记住哦!”
终于有一天,妈妈要加班了,家里的唠叨曲可以停播一天了,我一蹦三尺高。我一个人在家,可是在做作业时,我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我东找找,西找找,原来是少了妈妈的唠叨曲。
看来我的成长少不了妈妈的“唠叨曲”。现在的我已经明白了,在“唠叨曲”里有妈妈对我浓浓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