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不仅仅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校园文化是现代教育的关键词,这证明了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校园文化的实施对学生的品德与素质的形成有着陶冶、启迪、塑造的功能。以音乐教育来促进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国音乐人类学家公认:"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随着音乐教育地位的不断提高,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音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量的合理的运用会给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带来有益的帮助。20世纪80年代,在音乐教育部的全国大会修订《学校音乐方案描述与标准》中指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向下一代传递我们的文化传统,音乐是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最辉煌现象"。开展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意义深远。对于学生的智力的发展也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提升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种艺术素质整体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学习与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所以本课题将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原则,从音乐课堂教学、兴趣小组等方式入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当前,与日俱增的网络、书籍、影视作品进入千家万户,传播着内容极为广泛的社会信息,这固然有着丰富青少年学生的认识结构,开拓视野、更新观念的一面,但无庸讳言,由于社会环境错综复杂,社会文化良莠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教学、校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来渗透音乐文化校园建设,如何进行管理、评价、督促、指导,使这项工作持续下去,并让它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活动。
2.音乐教师指导、点拨、协调、沟通能力直接影响音乐特色文化校园的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很强的组织、指导协调、沟通能力的教师为我们教师队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课题研究的最终力争创建一个音乐特色和具有音乐内涵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