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为什么农村建房会侵占耕地?
发布时间:
可以想象,当东部农民扩大住房、中西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时,他们也会效仿东部农民。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农民住房的扩张将是长期趋势。
这两年,地方政府和工商资本侵占耕地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们背景大,轰动大。也给农民的利益造成了明显的损害。自然逃不过人们的眼睛。然而,这并不是引发这次土地掠夺的原因。土地是“集体的”,强大的势力可以占领它。农民自己愿意吗?当然不是。他们还必须想办法尽可能地夺取自己手中的土地。农民们行动得很安静,但没有太大声响,人们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上周我去南方某个地方参加了一个会议。我坐上火车,仔细观察沿途村庄的面貌。我看到南方农村农民住房上了一个新台阶。那些二十年前建造的两三层楼房旁边,又建起了更漂亮的建筑。看着这些新建的农房,不禁让人感慨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看了欧美国家的农村住房,我想中国江浙地区农民的住房质量绝对不会比欧美国家差。然而,如果你再深入思考一下,这难道是一件好事吗?
从飞机上俯视,从华北平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的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农民的房屋也密密麻麻。有些村庄几乎挤在一起。农民需要那么多住房吗?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已从1978年的8平方米增加到2002年的27平方米。浙江省农村这一指标在2002年达到了47平方米以上。中国农民的增长速度快于农业(注意,不是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农民只要有钱,首先想到的就是盖房子。可以想象,当东部农民扩大住房、中西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时,他们也会效仿东部农民。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农民住房的扩张将是长期趋势。
事实上,农村住房空置率相当高。我调查的华北地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村庄,农民住房空置率达到15%左右。那些未空置的住房单元的居民相对较少。南方部分农村地区房屋空置或利用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农民去哪儿了?他们要么搬到城市,要么在城市工作,这也不难理解。农民工在城市没有住房。它们像候鸟一样,每年一次穿梭于拥挤的工棚和宽敞的农舍之间。农村人口进城后,如果在城市有住房,也将保留农村住房。
建房子的目的之一就是占用土地。根据中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每个农民都可以分配一块宅基地。该规定是农民占用土地的法律依据。日前,美国三一学院教授文冠中看了中国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近年来中国农民数量增加了,而农民数量却减少了?他确实看到了一个有趣而又严重的问题。 1999年至2002年,中国农村户数增长了1.1%,但农民数量减少了1.6%。分户可以占有一块宅基地,刺激大农户尽量分户,尽量多生儿子,少生女儿;如果生下女儿,她们可能会被遗弃,甚至被淹死。我认识华北地区的一位农民。他们有六个儿子,其中五个在外面工作。他们有的已经是城镇居民,但每人都分到了一块宅基地。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将土地分户、盖房。这确实体现了农民的理性,几乎无可非议。但这种占用土地的方式至少存在三个危害:一是农民的资本积累转化为住房投资,住房利用率不高,降低了农村的潜在资本效率。其次,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也有所下降。三是农村社会结构遭到破坏,特别是加剧了农村人口性别比失衡。如果能够扭转这种局面,将农民积累的资金用于在城市购买和建造住房,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将会得到提高,土地也会得到节约。但在目前的土地政策下,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太难了。现在是我们重新思考管理土地的方式的时候了。